为深化后勤综合改革,打造高水平的后勤运行管理和技术技能骨干队伍,根据总务处/后勤集团《机构与岗位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管理干部聘任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经研究,拟采用公开竞聘的方式面向校内选聘后勤运行管理、技术技能部分重要岗位人员。
竞聘工作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建立能上能下、竞争择优的动态机制,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扩大选人视野,把德才兼备、能力突出、业务优秀、群众公认,能够有效推动相关领域后勤服务保障和管理工作的人员选拔上来,为学校后勤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竞聘工作在后勤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后勤党政联席负责竞聘方案制定、组织评审、确定拟聘人选。
一、竞聘岗位及职责
根据后勤机构及岗位设置情况,本次竞聘岗位为中心/部负责人2人,中心/部副职12人、助理2人,中心/部内设部门/区域/项目负责人22人,一线运行技术技能重要岗位6人。具体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见附件1。
二、竞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质突出,对党忠诚干净担当。身心健康,爱党爱国爱校,热爱学校后勤事业。遵规守纪、作风正派,能坚决拥护国家及学校政策。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要求,具备《总务处/后勤集团管理干部聘任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基本条件。
2.具有学校当家人责任担当和较强的大局观,善于团结同志,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强,了解师生需求和学校后勤改革发展趋势。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较强的执行力。
3.思想解放、理念先进,能够有效化解供需矛盾和处理复杂问题。善于调查研究,善于运用“卓越、改革、创新、开放、融合”五种思维推动后勤高质量发展。
4.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竞聘中心/部负责人、副职岗位(助理)的应在校工作五年及以上,竞聘中心/部内设部门/区域/项目负责人的应在校工作三年及以上,且具有与所聘岗位相关的丰富管理工作经历,能够在本岗位履职一个聘期(三年)。
岗位亟需且具有丰富管理经验、技术技能人员可放宽学历和履职年限要求。
5.过去三年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无师德师风失范行为。
(二)竞聘人员范围
符合基本条件的校内事业编人员、人才派遣人员;后勤事业编管理、专技和优秀工勤人员,后勤自聘人员(包含派遣人员)。
三、聘任程序及安排
1.公开报名。报名人员通过组织推荐或个人自荐等方式报名,并填写《总务处/后勤集团部分重要岗位竞聘报名表》(详见附件2),于2023年5月18日17:00前报送至后勤综合管理部学子楼404室,电子版发送邮箱zwcrlzyb@hit.edu.cn,报名时间截止后将不再接收报名材料。
2.资格审查。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竞聘评审。组织召开竞聘答辩评审会议,竞聘人员介绍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总结、竞聘岗位能力优势、任职竞聘岗位工作后的思路举措和目标,竞聘中心/部负责人岗位的答辩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其他岗位竞聘人员答辩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
4.组织考察。根据竞聘评审情况,向后勤党委推荐确定考察人选。后勤党委会确定初步人选方案,对拟聘任的正职人员进行考察,考察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
5.任前公示。在后勤网站进行任前公示,期限为5个工作日。
6.正式聘任。公示无异议或反映问题经核实不影响任职的,后勤党委下发任免文件,宣布任命。
7.进行任职谈话、廉政谈话、办理任职和工作交接手续。
四、有关事项和要求
1.根据《总务处/后勤集团廉政风险关键岗位轮岗交流制度实施办法》(暂行),运行管理重要岗位人员在同一职位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6年)的,原则上不再聘任同一职务。夫妻或者具有亲属关系的不能同时在同一中心、部任职。
2.获聘人员将作为学校人才派遣岗位选拔的后备人选,获聘学校人才派遣岗位后按照《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部分岗位实施人才派遣的办法》享受相应的待遇。
3.获聘人员自宣布任命后3日内必须到岗履行职责并签订岗位约定书,有特殊情况须经后勤党委同意。岗位获聘后试用期一年,任期3年,任期结束后重新聘任。
4.由后勤纪委对竞聘全过程进行监督,受理职工反映的意见,负责将重大问题上报竞聘领导小组。
5.本工作方案未尽事宜由后勤党政联席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