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长忆于梦起精神,长传哈工大味道

时间:2020-06-09浏览:1534

柴米油盐,蒸炒煎炸,大自然馈赠的食材因为人的参与,被赋予了文化。2020年,我们最亲爱的哈工大已经悄然走过百年的光辉岁月,陪伴了无数哈工大人求学成长的哈工大味道始终如影随行,它是全体饮食人一生的追求,是无数在外游子舌尖上不时跳动的乡愁,也是所有教职工一年四季一饭一食的欢喜。哈工大味道早已流传成一个经典,有韵味又历久弥新。值此百年之际,我们想带你一起走进哈工大的美食文化,看一看饮食中心最宝贵的于梦起精神。

梦起:人生贵有胸中竹,你是心中常青树

相比于教书育人的大学教师,饮食人更像是故事里辅助剧情的路人甲,一切为了师生传授知识的主线剧情服务。然而,我校第一届李昌奖却是颁给了一位饮食中心不上讲台的园丁” ——于梦起老先生。

40年如一日,把心血都用到了饮食工作上,一生爱岗敬业,高风亮节,俯首甘为孺子牛。

于梦起老先生对学生体贴入微,他常说:学生好比我们的兄弟姐妹和子女,为他们服务要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热心才行。他每逢假期,特意用烤炉赶制方便实惠的各种点心,让同学们带着路上吃;怕深夜自习的学生空着肚子睡觉伤身体,开办夜餐并送餐到宿舍;即便有一个同学不吃猪肉,也要每天单独为这个同学炒菜,由此搜集在校学生忌口开设偏食窗口,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照顾;除夕夜,他放弃合家团圆,来到食堂为同学们包饺子,做汤圆;给同学们做生日饭,为同学煮药……他使哈工大食堂在条件艰苦时期越办越好,学生送匾称为进餐者之家,在校报发报道称学生食堂胜似家

他作为支部书记,坚持抓党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大增强;他处处以身作则,他的额外付出每年多达两个月的工作日;他与炊事员同甘苦、同劳动、同欢乐,让人感觉不到他是领导干部;他淡泊名利,劳模所得奖金分别给员工做奖励和补助给特困员工;尽管他工作非常辛苦,业绩十分突出,但他坚持只拿员工奖金的80%,体现了作为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质。

于梦起的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相继报道,被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除了连续获得校内各种先进外,他本人还于1984年、1985年、1986年先后被评为航天部、黑龙江省、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伙食先进个人。他领导的伙食科除了在校内是连年先进单位外,还在1980~1983年连续四年获省伙食先进单位,1984年获航天部先进单位,1985年获全国伙食先进单位。

时任校长说:哈工大需要马祖光这样的教师,也需要于梦起这样好的管理干部。获得首届李昌奖,于梦起老先生实至名归。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腾飞:一片丹心向师生,万紫千红总是春

时光匆匆,于梦起精神早已成了饮食人心中的常青树、饮食中心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后勤文化的核心精神,被饮食人传承、践行并发扬。至今在饮食人的一言一行中,都能看到于梦起老先生的影响。

不信,你听——

同学,你的生日面,生日快乐

饭卡没带啊?先吃饭,下次来了补上就行

哎呀,饭没撒身上吧,再给你补打一份

年夜饭吃好喝好,祝大家除夕快乐

疫情期间,要全力保障在校师生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

不信,你看——

打造哈工大味道,营造进餐者之家一直是饮食人的追求,把健康美味、温馨超值作为经营理念,饮食中心用优质贴心的服务打动进餐者;饮食中心在各餐厅设立了爱心眼镜布、医疗箱、失物招领台、防寒椅垫等便民设施,推出的免费汤、免费亲情餐、免费毕业早餐等免费供应系列得到了广大师生一致认可。

饮食人在端午节的粽情享乐民间艺术美食等诸多节日里与师生互动,将民族节日与传统美食结合起来,创造出特有的民族美食文化;与其他高校展开互学互派活动,植下梧桐树,引来四川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大厨进校园,让在校师生足不出校品尝到地道川菜、上海菜和粤菜。

与时俱进,饮食人自主研发的快餐系统,引导学生健康饮食,在校内选择安全、方便、优质、价廉的外卖餐品,哈工大外卖更是在疫情取消堂食期间担当大任......

如今国家繁荣昌盛,时代变了,但于梦起精神却没有变。一片丹心向师生,万紫千红总是春。

  

育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草一木能说话,一砖一瓦可育人。没有三尺讲台,也可追随于梦起老先生的脚步,用自己的方式,补充传统课堂教书育人环节,为学生提供实践内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春雨一般润物无声,沁人心脾。

2015年至2019年,饮食中心专门为同学们开设了30多期厨艺课堂,共有千余名学员收益,教会同学制作宫保鸡丁、溜肉段、锅包肉等家常菜品。同学们在课堂上亲自上手操作,体验制作菜肴的乐趣,提升生活技能。妙趣横生的厨艺课堂吸引了不少留学生组团参加,来感受中华美食文化和哈工大味道的独特魅力。饮食中心是充满人情味的,是可以互动参与的温馨地带,是实现饮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衔接枢纽。

有的勤工助学学生说,饮食人很暖,中秋有月饼,端午有粽子,老师像家人一样每到佳节就招呼着自家孩子吃节令美食。饮食中心积极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食堂的管理和服务中,通过劳动获得收益,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快餐侠餐桌旁的黄T售餐口的小红帽儿,每年都有百余名同学在勤工助学岗位上受益。饮食中心是充满人情味的,困难不怕,工大是家。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服务师生的道路上饮食人从未停下脚步。自2017年以来,饮食中心对多个食堂的就餐环境进行提档升级,学生食堂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集就餐、读书、休闲、活动为一体的学生成长第三空间。在一校区图书馆装修期间,饮食中心在餐厅中划出阅读区,添置书架、书籍;世界杯嘉年华成为校园的首创项目,持续一个月在一校区阳光餐厅、二校区锦绣餐厅为师生播放足球赛事;在不同阶段,饮食中心通过电子屏、条幅展板、微信平台、校园网站等多种渠道,向师生传递美食文化方面的实用信息,让师生防范于未然。

在做好学校后勤保障的同时,饮食中心也承担起了立德树人的职责,成为学校重要的育人阵地。饮食中心寓教育于高效优质的服务当中,通过饮食中心员工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带来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考虑到师生居家期间对学校美食的怀念。饮食中心精心创办的云厨房盛装上线,将以往的厨艺课堂搬到线上,把同学们心心念念的锅包肉、回锅肉、酸菜鱼等制作方法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传递给离校师生,隔屏相望,师生依然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哈工大味道(云厨房2020.3.9首期开讲,现已推出三期,分别将锅包肉、回锅肉、酸菜鱼脍炙人口的菜肴制作传授给师生)

长忆于梦起精神,长传哈工大味道,在新百年的历程中,饮食人始终坚持将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整装再出发!

图文:马月

审核: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