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13时,饮食中心与国际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了一期以传授特色中国菜为主题的厨艺课堂活动。与其说是厨艺课堂,不如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美食互动。参与本期活动的12位同学都是来自国际教育学院中高级班的留学生,他们虽来自不同国家,却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对博大精深中华美食有着浓厚的兴趣。
学做酸菜鱼锅包肉,都是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菜
中国菜那么多,该教学生们做什么呢?当得知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们要来学做菜时,饮食中心的厨艺课堂讲师们就开始着手准备菜单。为了尊重对方意见,他们一共提出几道菜品,供院系选择。经征集学生们意见,与国际教育学院中高级综合组组长裴老师商讨后,最终选订酸菜鱼、锅包肉这两道菜作为为本次厨艺课堂传授的菜品。
“主要是酸菜鱼、锅包肉都是家常菜。我们在餐厅中也发现,不仅中国学生爱吃,很多老外也爱吃酸酸甜甜、有些酸辣味的菜。”培训讲师学士楼经理张振东如是说。果然,在学做菜环节中,留学生们对这两道菜颇感兴趣,一边尝一边说很好吃。锅包肉这道东北菜是他们的最爱,吃完后赞不绝口。而喝到酸菜鱼汤时,他们连夸“很好”,这种酸酸的咸鲜适中的汤,和他们在国外喝到的浓汤完全是两种风格,感到很新鲜。同学们还感觉菜品的做法非常实用,他们相信回国后一定能亲自为自己的家人展示一下在中国,在哈工大期间学到的一项厨艺技能。
学中国菜一点就通,语言不是障碍
虽然中西餐的做法完全不同,但是厨房里的活,总是相通的。另一位培训讲师清泽锦绣楼经理王才说,同学们对美食制作的基本常识有所掌握,再加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对中国菜的做法基本上是一点就通。
厨艺课堂从中午13时开始,大部分同学都是午餐后就到现场,跟着讲师学习,一直忙到下午15点。从切菜到配料再到炒菜,每样菜师傅一开做,他们就在手机视频里记录下这道菜的材料、流程、烹饪技巧及注意事项。
王才讲师说,中国菜的炒法是有规律的,几位同学一点就通,学起来特别快,炒出来的菜虽然不算十分精致,但吃起来还是有那么点感觉的。开始时还有点担心,怕学生们因为语言上受限不能完全领会讲师们的意图,行政综合部的部长满惠老师全程做了细致的讲解。对于学习过程中的收获,留学生们自己都非常满意。
学习了中国传统菜肴的制作方法,留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听取了老师们的讲解,然后按照老师的演示步骤和要点,自己动手体验了一把学做中国菜的乐趣。锅包肉、酸菜鱼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中国特色菜新鲜出炉,最后,在欢快热烈的氛围里,留学生一边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中国菜,一边分享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这次活动系饮食中心与国际教育学院开展的美食共建活动之一,不仅促进了留学生们对中国美食文化的理解,丰富了留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让留学生对饮食中心的厨艺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场景一
本次培训要求讲解、讲师的介绍
场景二
同学们有序的进入后厨,观摩讲师制作菜肴
场景三
品尝自己的作品
文图:马月
审核:李磊